在位于洛邦装备制造园的浩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内,机器轰鸣,86平方米的玻璃窑炉炉火正旺;窑炉内火花四溅,一个个尚未褪去火红色的玻璃瓶从这个1500摄氏度窑炉里“走”出来,华丽转身成为晶莹透明的成品。一旁的工人们仔细地检查,及时将不合格的玻璃瓶清理掉,确保符合质量硬指标。
该公司是贵州省日用玻璃包装瓶生产规模较大、生产工艺较为先进的企业之一。“我知道你们佛山的华兴玻璃,‘中国最大’‘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是我们努力靠拢的榜样!”见到佛山媒体,浩森总经理余晓云亲切而自信,“我们也像华兴一样为‘老干妈’供货,而且更加‘专一’,拿下了50%的市场。”
2011年,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贵州安顺市设厂,把“老干妈”定位为目标客户之一。2017年1月,都匀梓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响应都匀经济开发区整体规划的需要,以及“老干妈”公司市场销量的增长及贵州省酒行业、玻璃瓶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成立了占地面积240亩的浩森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于去年12月正式点火投产。
“现在建好三条生产线年产值1.5~1.8亿元,未来会增至日产1000万支玻璃瓶、乳白酒瓶的三十条线。”余晓云身上体现着黔商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进入联盟时代后的“包容开放”特质。“我不相信‘同行就是冤家’,老大哥华兴的工艺技术、管理模式都值得我们学习。”他说,希望粤桂黔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深入交流进一步带动企业间的互动,牵手广东的“龙头同行”,实现技术、市场的深入交流及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