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玻璃,连废品回收站都不要。
8月24日,侃财君在湘乡经开区巨强科技公司看到,一辆辆大货车,运来从全国各地回收来的废旧玻璃。
别人不要的废旧玻璃,成了湘乡人冯朝辉的宝贝。他把废旧玻璃回收利用,做成年产值5亿元的大生意。
(巨强科技内,回收回来的废旧玻璃堆积如山。)
发现商机:为什么废旧玻璃没人要?
上世纪90年代,20岁的冯朝辉,下海打拼。
因经常与工厂打交道,冯朝辉发现,堆积如山的废旧玻璃,成了不少公司头疼的事。因为回收价值低、运费成本高,他们要花钱请人把废旧玻璃运走。
“一车车的废旧玻璃,被拉走填埋,既浪费了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要是能回收利用起来多好!”冯朝辉发现,如果能将废旧玻璃回收利用,不但能挣一大笔钱,还有助于生态保护。
(冯朝辉和员工在查看流水线上的玻璃片。)
我国对玻璃的需求量巨大,每年至少消费上千万吨。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白云石、石灰石等矿产,生产出1吨玻璃,需要消耗3吨原材料。
此外,玻璃无法自然分解、降解,也难以被焚烧,是最难处理的的生活和工业垃圾之一,不少地方选择填埋处理。但废碎玻璃含有重金属,对土壤和地下水有不良影响。
趁着市场空白,冯朝辉赶紧低调入手,抢占赛道。
技术难点:十顾“茅庐”,才请到研发人员
才刚开始,冯朝辉的发财梦就差点破碎。
经过市场调研,冯朝辉发现,国内没有一家企业、一个研究院,掌握了废旧玻璃高掺利用技术。
“所有人都说不可能,没有任何人支持我。”冯朝辉的想法,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当时国内外玻璃生产工艺中,原材料中废碎玻璃掺入比最高为30%左右。因为各种废碎玻璃的生产配方不同,回收利用后容易循导致性能不稳定,30%已是当时业界“天花板”。
(巨强科技中控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废旧玻璃回收利用的全过程。)
但冯朝辉坚信,方向是对的,只要通过科技创新,废旧玻璃高掺循环利用一定可以实现,于是便去全国各地请专家。
“我一辈子的名声,不能毁在你这个不可能实现的项目上。”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是国内顶尖级玻璃研究院,冯朝辉十顾“茅庐”,多次被专家拒绝。
最后被冯朝辉的诚心感动,来自国内顶尖研究院的十几位专家,组成攻关团队。花了5年时间,团队在废碎玻璃循环利用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原材料中废碎玻璃掺入比达提高到50%左右。
濒临破产:一天烧掉一辆小汽车
2012年,冯朝辉在湘乡创立了湖南巨强再生资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废旧玻璃回收利用中,窑炉高温熔化,是一个重要工序。当时业界普遍采用横火焰窑池,但马蹄焰窑池节能降耗效果更明显。
(巨强科技车间内的窑炉,窑炉内部温度达1500℃。)
于是,冯朝辉尝试使用马蹄焰窑池。这一试,差点让冯朝辉倾家荡产。
“差不多每天烧掉一辆小汽车!”冯朝辉回忆,当时由于技术不成熟,生产的废旧玻璃只能走低端市场,差不多每天要损失30多万元。半年下来,冯朝辉损失上亿。
“投资了几个亿,没有退路可言。”因为废旧玻璃配方不同,要在一个熔炉里回炉再造,必须寻求一个充分均化的平衡点。
冯朝辉奔走国内外请顶级专家,经过反复调试,马蹄焰窑池稳定投产,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废碎玻璃掺入比达到90%。
这2项技术,均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对我国资源再利用尤其是废碎玻璃重熔利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领跑市场:国内唯一一家废旧玻璃高掺回收利用企业
8月24日,巨强科技公司内,热火朝天。
在这里,废旧玻璃经过分拣、清洗、熔化、拉边、成型、切割、质检等程序,又成了各大玻璃厂的原片。
(巨强科技内,机器人正在搬运整理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玻璃片。)
冯朝辉介绍,公司每天产出1100多吨原玻璃,年产值达5亿元,其中90%的原材料是废旧玻璃。
巨强科技在全省各个市州、南方诸省份,都设立了废旧玻璃回收点,还开通了广东、江西等到湘乡的废旧玻璃专列。
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周儆介绍,湖南年均产生废旧玻璃70万吨,其中巨强科技一年就能消耗掉近10万吨。目前,巨强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废碎玻璃回收并高掺使用的玻璃生产企业。
(巨强科技利用废旧玻璃生产出来的玻璃原片。)
高掺使用,经济价值凸显。周儆算了一笔账,普通玻璃厂生产1吨原玻璃,需要耗费3吨原材料;而巨强科技生产1吨原玻璃,只需要1.25吨废旧玻璃。
2018年,巨强科技获得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2022年,巨强科技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