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玻网报道

宜昌南玻光电:潜入者的逆袭

在电子玻璃市场的突围国外技术封锁的战场中,我国涌现了一批诸如南玻集团、彩虹集团、旭虹光电等知名企业。而南玻集团旗下的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在巨人肩膀上,矢志不渝地攻关超薄电子玻璃技术,获得了一场后来...

宜昌南玻光电:潜入者的逆袭

2022-04-19 1910 《经理人》杂志 /蒋忻
在电子玻璃市场的突围国外技术封锁的战场中,我国涌现了一批诸如南玻集团、彩虹集团、旭虹光电等知名企业。而南玻集团旗下的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在巨人肩膀上,矢志不渝地攻关超薄电子玻璃技术,获得了一场后来者的胜利。
 
宜昌南玻光电
来源/官网
 
0.18mm。
 
这是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玻集团①)旗下子公司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简称:宜昌南玻光电)目前能够实现量产并交付市场的超薄电子玻璃的最小尺寸。
 
过去,国内超薄电子玻璃(主要指0.1mm~1.1mm的电子玻璃)基板市场主要由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的国外企业垄断,比如以浮法工艺生产的电子玻璃其量产记录曾长期维持在0.2mm。因此,对于国产企业来说,要打破技术封锁,突破技术瓶颈,“0.2mm”就是他们的第一道挑战关卡。2017年,宜昌南玻光电追平了这项记录,并在2022年达标量产0.18mm的产品,打赢了一场国产企业的翻身仗。
 
按照SWOT理论理解,拉长电子玻璃行业的链条来看,宜昌南玻光电属于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借助南玻集团的鼎立支持,该公司专注于超薄电子玻璃领域,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只是长期来看,面临先发优势的强大对手,宜昌南玻光电等国产企业依然需要不断砥砺技术,负载前行。

机遇:超薄玻璃将呈10%复合增长
 
好在,伴随国产企业在电子玻璃领域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以及未来超薄玻璃市场亟待爆发的巨大市场潜力,宜昌南玻光电等一批坚持科技创新的企业也有了用武之地。
 
根据北京国观智库投资有限公司的研究,过去十年消费电子行业的指数级增长促使相关行业对超薄玻璃的需求增加,预计2025年全球超薄玻璃市场规模将达到277.4亿美元,预测期间以10.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因此,这也促使系列超薄电子玻璃概念股在近几年的资本市场中如鱼得水,并且这些上市公司目前或扩产能,或新建基地,亦或钻研新技术,竞争异常激烈。其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就是攻关这一片电子玻璃厚度的技术大战。
 
在这其中,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子公司,简称旭虹光电)、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玻集团等国产企业都为加速超薄电子玻璃的国产化作出了贡献。宜昌南玻光电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突围而出。

优势:站在巨人肩膀上深耕行业
 
首先,宜昌南玻光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背后南玻集团的发展。
 
在近几年的消费电子行业中,南玻集团通过多线布局,在盖板玻璃、ITO+保护贴等领域后来居上。比如该公司以咸宁子公司为研发基地,于2020年5月研发的高铝二代KK6正式进入市场销售,该产品对标康宁GG6,填补了国内二强玻璃的市场空白,并在与国内厂商的竞争中反超旭虹光电,赢得了关键一战。
 
具体来看,南玻集团的市场战略主要系按照“3+1”模式布局,即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电子玻璃等三块玻璃,以及一个品牌——工程玻璃。在电子玻璃这块业务上,又分别按照高端、中端、低端的产品线分别在广东清远、湖北宜昌、河北廊坊、湖北咸宁等地组建了技术研发、材料生产、玻璃制造等系列闭环的生态链。早于2021年农历新年之前,电子玻璃板块就已经接到不少订单。年后开工不久,其子公司宜昌南玻光电就开始进入繁忙的复工生产中。
 
宜昌南玻光电是国家级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13年1月,隶属于南玻集团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事业部,主营业务为微电子用超薄电子玻璃基板、新型电子显示器件玻璃基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TN/STN-LCD液晶显示基板、触摸屏传感器基板(Touch-Panel)及OLED等领域。
 
根据南玻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南玻A的财务报告显示,“2019年,电显业务板块营收利润同比持续攀升,实现收入10.44亿元,同比增长8.76%;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46%。南玻高铝超薄玻璃产品的技术迭代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荣获了’2019年度触控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奖’。”玻璃产业于2019年、2020年、2021上半年分别占比南玻A总营收的76.2%、81.62%、80.92%。宜昌南玻光电的核心产品是ITO镀膜超薄电子玻璃,也是集团公司电子玻璃板块业务的主要业绩贡献方之一。
 
自2014年2月建成第一期“宜昌南玻200T/D光电玻璃生产线”以来,宜昌南玻光电团队以集团公司为后盾,并始终专注于超薄电子玻璃的研发和制造,掌握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巩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从2014年7月生产出1.1mm超薄电子玻璃,到2017年1月量产0.2mm超薄中铝电子玻璃,追平了由日本企业保持的最薄玻璃量产记录,再到2020年11月22日达标量产出0.18mm的产品,宜昌南玻光电耗费了6年。作为超薄电子玻璃产业链中的潜在竞争者,它终于凭借自身实力成为了“小巨人”。
 
从技术端来看,站在巨人——南玻集团的肩膀上,这是宜昌南玻光电技术实力的高起点。南玻集团成立于1984年,该公司A、B股于1992年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其目前总资产150亿元,下辖二十家子公司,员工超一万人,是中国玻璃行业和太阳能行业的大型知名企业集团。
 
拥有一批核心团队,并且以超薄电子玻璃为核心战略是宜昌南玻光电成功的关键。0.18mm,这是目前该公司能够稳定量产的最小厚度。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216定义,以一张A4打印纸(80克/m2)对比,其厚度约是0.104mm。这意味着,宜昌南玻光电生产的超薄电子玻璃比两张A4纸的厚度还要薄。
 
一般来说,玻璃厚度越小,它的透光性就越强,柔韧性也会越高,但问题在于,玻璃太过轻薄必然容易破碎。且不谈玻璃在其他产品上的应用,仅就智能手机而言,如果手机屏幕使用的玻璃产品过于轻薄,抗跌落、抗划伤等性能也会大打折扣。这必然会导致终端消费者体验不好。因此,超薄电子玻璃的技术难点,就是要在轻薄、柔韧上找到平衡。超薄玻璃的生产难度很大,不仅需要多个领域协同配合生产,工艺技术复杂,并且对于锻造玻璃的设备精度要求高。因此,在技术攻关上,必须从材料、工艺配方、设备等三个环节着手。
 
材料端,南玻集团在宜昌有一家专门生产硅材料的子公司,相对而言,这保证了宜昌南玻光电的上游供应链的稳定,以及对核心配方的安全性;工艺方面,宜昌南玻光电以浮法工艺为主,而南玻集团正是我国少数的拥有浮法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设备方面,早于2015年的一次量产仪式上,宜昌南玻光电就对外展示了其智能化的生产线。这些均构成了该公司以自主技术为核心的优势。

威胁:强敌环伺下自我短板凸显
 
作为电子玻璃品类的一种,盖板玻璃是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部件,这也是宜昌南玻光电的主要产品应用市场。而在该领域的市场中,有着一座行业大山——美国康宁公司。这是一家以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生产为主的全球领导企业。仅看盖板玻璃市场的话,康宁全球市占率达到70%,呈现“一家独大”的格局,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
 
相比来看,作为潜在竞争者的宜昌南玻光电至今仅仅成立了9年。并不是说,成立时间短的公司因为没有先发优势,就失去了创新能力和实力。而是相比于康宁,宜昌南玻光电在技术路径的选择和攻关上,不免失去了主动。而且要创新,要么必然付出高昂的技术专利费,要么必须绕开重重专利,独辟蹊径。不管哪一条,这都是羸弱的国产企业们不可承受之重。研究我国以盖板玻璃、超薄电子玻璃等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集中在中高端市场的企业背后都有大型或知名的集团公司为支撑。非如此,前述的重重技术、人力、资本等投入,完全有可能压垮一家创业型公司,或只能沦为山寨的末流,难以扶持、成长出一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在技术路线上,目前电子玻璃的主流成型方法分为溢流法和浮法。国产企业以浮法工艺为主,大部分国产企业还难以复刻康宁的溢流工艺。溢流法是将熔融玻璃液导入导管,顺着底部开口的溢流槽向下流动,在底端汇合溢出形成片状基板。溢流法具有玻璃表面质量好、无需成形介质、无需二次加工、成品率高等优点,但单线产能规模小,并且存在美国康宁公司建立的专利壁垒。
 
浮法工艺是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玻璃成型工艺,玻璃液出炉后流入装有液态锡的沟槽,由于锡和玻璃的密度差,槽内玻璃在金属液面上依靠表面张力和重力自由摊平,再进入冷却室冷却成型。浮法成型玻璃质量以及成品率等方面均与溢流下拉法存在一定差距,玻璃板面的渗锡问题极易导致玻璃产品的翘曲变形,需要进行二次处理,增加了额外成本。但浮法产能规模大,且国内企业普遍具备一定技术积累,工艺较为成熟。
 
在现今所知的国产企业中,只有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彩虹集团)是唯一采用溢流法,同时也有自己独特制程工艺的国产厂商。彩虹集团是南玻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在超薄电子玻璃板块,无疑将会成为宜昌南玻光电在加速国产化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内外强敌环伺背景下,宜昌南玻光电的国产道路依然有不少挑战。
 
①南玻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南玻A(000012.SZ)、南玻B(200012.SZ)。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 0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