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李青会用最新的科技考古,揭秘中国古代玻璃鲜为人知的丝路故事上海科技馆供图
2022年是联合国国际玻璃年,也是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来命名的年份。日前,今年首度开讲的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青会用最新的科技考古,揭秘中国古代玻璃鲜为人知的丝路故事。
大家都很熟悉的玻璃,如果冠以“古代”就颇为陌生。实际上,古代玻璃正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对象。因为,古代玻璃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它揭示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特别是手工业发展,是中外交流的实物证据。有些价值肉眼可以看见,有些隐藏的价值,就需要科技来揭示。
文物,不可再生,科学家主要以光学光谱学的技术研究玻璃。从上世纪初开始至今,各国学者围绕古代玻璃的起源、发展、科学研究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丰硕的研究结果。其中,中国古代玻璃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例如,上海光机所以干福熹院士创建的科研团队,持续从事现代玻璃和古代玻璃的科学研究,也获得相关成果。
李青会指出,中国古代玻璃之所以被大家广泛认为独特,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以氧化铅作为助熔剂,并且以氧化钡作为乳浊剂的铅钡玻璃。当时,中国使用铅钡玻璃制作出来各种形式、包括蜻蜓眼在内的各种小型玻璃饰件,“这类玻璃制品的出现和西方蜻蜓眼珠有直接关系,等于吸收了外来玻璃造型,是利用本土原料和技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中国古代玻璃不止在助熔剂的使用上和玻璃造型上和西方有比较大的区别,功能用途上也别具一格。比如,器物比较少,主要是珠饰或者仿玉制品,用作装饰或者镶嵌为主。“镶嵌,我称作为金玉之源,玻璃和玉、金饰子、青铜、金银器共同使用,而玻璃主要是装饰、镶嵌。”例如,在战国时期,蜻蜓眼珠可以和玉一起镶嵌到带钩上,可以镶嵌到鎏金银嵌蟠龙纹的铜壶上。在出陕西西安北郊出土的秦代镶嵌蜻蜓眼玻璃珠鎏金青铜神兽、车马饰,以及国外博物馆纳尔逊博物馆也藏有相似的器物,他们所标注的时代是公元前3世纪早期。
李青会最后总结说,中国古代玻璃及相关材料,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西方晚,但中国古代玻璃有着独特的技术发展脉络,其功能上有别于西方玻璃制品的传统。这些玻璃器物的出现,是早期汉代及以前更早时期中外丝绸之路,中外交流的具体反映。“虽然各个时期因为社会政治中心的变化或者中外交流特点的变化,但都为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揭秘更多古代玻璃的价值,需要自然科学界和考古学界通力合作,更加深入的学科交叉,才能充分理解其中蕴含的各种艺术,甚至审美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