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玻网报道

从0到1920亿,安徽打造光伏产业的滁州模式

全国光伏行业年会于12月14日、15日在滁州开幕。 为什么选择滁州?   作为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区域,近年来,滁州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抢滩布局光伏产业。仅...

从0到1920亿,安徽打造光伏产业的滁州模式

2021-12-16 2281 滁州日报
全国光伏行业年会于12月14日、15日在滁州开幕。

为什么选择滁州?
 
作为安徽省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区域,近年来,滁州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抢滩布局光伏产业。仅仅数年,滁州建立起一个投资规模大、头部企业多、产业链齐全的光伏产业基地。
 
一名地方官员称,“关键要做好资源换产业文章,换来朝阳产业、换来龙头企业、换来产业链协同发展。我们总结经验是,这其中,九个字很重要——控源头、引龙头、拓下游。”
 
借助凤阳的石英砂资源,滁州引来了光伏产业上游的龙头企业福莱特(601865)。此后,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纽交所代码:JKS)、福莱特(601865)、福斯特(603806)、东方日升(300118)等光伏产业上中下游龙头企业相继落子滁州。
 
为实现“双碳”目标,2021年7月,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了三年营收翻一番、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
 
安徽省委、省政府将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大力优化能源结构列入全省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重点任务,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新兴区域,滁州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

光伏产业

借资源引龙头企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在光伏龙头企业中,我们最早投资凤阳,那是2016年。除了营商环境改善,还包括凤阳独特的石英砂资源。”2021年11月,在长三角媒体调研滁州光伏产业期间,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简称安徽福莱特)总经理潘荣观这样告诉新闻记者们。
 
福莱特进驻滁州不久,亚玛顿、南玻A等光伏玻璃头部企业接踵而至。仅在2020年,福莱特、亚玛顿、南玻A等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即披露募资合计约70亿元,用于在滁州扩产新建项目。
 
今年10月28日,福莱特发布公告,准备以不超过36.5亿元的对价购买凤阳当地企业凤砂集团持有的大华矿业100%股权和三力矿业100%股权。这两家矿业公司拥有的石英岩资源储量分别为2084.30万吨和3744.50万吨,它们是其光伏玻璃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凤阳乃至滁州利用石英岩资源的愿望没有停留于招徕光伏产业的上游企业。
 
资源型城市最终蜕变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前车之鉴并不鲜见。在人类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曾经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
 
如何避免资源枯竭之后的窘境?
 
2013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在这份规划中,中央要求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从根本上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规划,国务院列出262个资源型城市,包括安徽滁州。
 
滁州地处苏皖交界地区,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滁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
 
环滁皆山,山下有矿藏。
 
公开资料显示,滁州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其下辖凤阳县以石英砂资源优异闻名。石英砂覆盖面积达8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矿石品位高,易采易选,储量和品位均居华东地区重要地位、全国前列。
 
7年过去,在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滁州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成绩单。
 
依托凤阳县的石英资源,滁州因此奠定了凤阳的硅基产业基础,安徽因此铸造了它在光伏产业中的滁州样板。2019年,安徽省政府将凤阳县列为省级“硅基新材料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凤阳县将硅基产业作为首位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县委书记任光伏产业链链长,举全县之力打造千亿硅谷智汇大基地。
 
上游企业先后进驻,引来了中游、下游的龙头企业。短短数年,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福莱特、东方日升和阳光电源等10余家光伏龙头企业相继投资滁州。
 
官方数据显示,滁州已建成、在建、已签约开展前期工作和在谈光伏产业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192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4亿元。今年1到10月,滁州当地光伏产业实现产值超3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隆基股份光伏组件产值131亿元,福莱特光伏玻璃产值34亿元,晶科能源光伏组件产值52亿元。

光伏产业

原料价格暴涨,未阻龙头企业投资愿景
 
“去年滁州基地的组件产能为9.9GW,占隆基股份去年23.4GW总产能的40%。单独计算,9.9GW就是全球最高。目前滁州隆基光伏组件的年产能为20GW,约占全球出货量的10%。”
 
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滁州隆基)副总经理陆顺书说,当初落子滁州是企业综合考量后的最终决定,原因包括靠近凤阳的几家大型玻璃企业,以减少成本。“相比苏州、嘉兴和咸阳,滁州基地综合成本最低。”
 
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隆基股份2018年落子滁州,上下游企业因此跟投。滁州本地媒体视为滁州光伏产业发展的元年。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隆基股份实现季度内营收为211.07亿元,同比增长54.17%。单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3亿元,同比增长14.39%。扣非净利润为24.95亿元,同比增长17.65%。
 
但从第二季度开始,隆基股份的盈利规模出现了较大程度下滑,第三季度净利润水平虽有所提升,却不及第一季度增速。
 
有分析认为,光伏产业涨跌不一背后,其实是上游硅料供需紧张下,光伏产业自上而下的连锁反应,同时也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涨价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而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相对更加紧密,因而表现得更加明显。
 
三季度,上游硅料经过一二季度上涨已经处于高位,而三季度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下发,上游硅料作为高耗能产业受影响较大,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紧张。这一背景下,三季度硅料价格站稳高位,并逐级向下传导引发了硅片、电池、组件的全产业链价格上涨。而装机需求随着整显推进政策的推动有增无减。为此,中游企业继续承压。除个别企业外,不少都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陆顺书说:“去年电池涨价,大家都扩大电池产能,结果玻璃不够了,于是涨价,最后就是原料不够了。硅料满足需求需要2至3年,相比今年初,(最高时)涨了5倍,已经占总成本的30%。我们也和政府接触,这个形式不利于整个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这名高管对未来抱以乐观。“我们在一期、二期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单晶组建项目,产值将达200亿元,并逐步带动形成一个近500亿元的光伏产业。”
 
陆顺书表示,集团从战略角度考虑计划在滁州继续投资,建设三、四、五期工程,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
 
同样持乐观立场的包括英发德盛总经理陈龙。“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这是我深耕的原因。不像半导体,我们的太阳能光伏行业,设备、技术、原材料和标准都来自国内,不会有受制于国外的情况。”
 
英发德盛隶属于安徽英发集团,它承建了英发集团7.5GW大尺寸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项目总投资55亿元,是滁州市打造光伏产业全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作为光伏电池片环节的代表企业之一,英发德盛是滁州光伏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其上游供应商包括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等硅片巨头,其下游则面向隆基股份、东方日升、晶科能源等光伏组件巨头。
 
陈龙说:“硅料价格之前是60元,现在是210元至250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毛利,我们预估硅料价格到明年初会降下来,下降多少和周期无法预估。”

光伏产业

政策:如何在“双碳”目标下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的“能耗双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上游供给紧张。第三季度,“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为积极响应能耗双控政策,各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用电总量、提高电价、限制用电时段等方式促进能耗减排。
 
有业内分析认为,长期看双控政策有利于打开光伏新能源成长空间,但短期内对高能耗的上游硅料制造造成了一定影响,令本身供给紧张的硅料再度加剧。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我国光伏装机12.55GW,截至三季度末,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共计25.56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9.15GW,分布式光伏电站16.406GW,分布式占比达64.2%。
 
从月度来看,三季度月度装机量逐步下降,光伏行业产业链价格大幅上涨,自制造端向下传导的成本压力使得装机量降低。
 
安徽福莱特总经理潘荣观认为,从目前的国家产业政策来说,光伏玻璃还是与平板玻璃一样,被纳入过剩产能中。“我们希望将光伏玻璃和普通玻璃区分出来,从国家政策层面突破。今年7月份国家政策已经改变了,但能源还是控制得很严。最核心的是在高耗能上要争取指标,适当管控发展。这是我们目前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2021年7月,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主管部门鼓励有条件地区充分发挥毗邻原料产地、出口便利的区位优势,精准开展“双招双引”,聚力引进通威、晶澳、隆基、爱旭、天合光能、晶科、阿特斯、东方日升、协鑫等光伏行业骨干企业,进一步壮大省内龙头企业队伍。
 
相比安徽其他地区,滁州的区位优势不言而喻,但在高手如云的长三角地区,滁州如何在光伏新赛道上后发快跑、弯道超车?
 
地方政府认为,对滁州来说,抢抓“双碳”机遇,加速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是在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的积极融入、担当作为,也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滁州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安徽全省率先建立了光伏等八大产业链链长制,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兼任光伏产业链链长。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招来项目、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引来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简称晶科滁州)运营总监刘继丰认为,物流在光伏产业总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也是企业选择滁州的原因之一。“滁州的区位优势是对外可以从南京、上海顺利出海,对内又可辐射西北。”
 
公开资料显示,晶科滁州总投资110亿元,规划建设20GW太阳能组件,目前一期10GW已经全部建成投产。而晶科有限隶属于纽交所上市光伏龙头企业晶科能源。
 
这名企业管理者说:“滁州基地主要生产太阳能组件,60%产量出口到澳洲、南美和澳洲。尽管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但对我们排产并没有影响。”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 0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