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玻网报道

困境中玻璃深加工企业:躺平还是坚持,先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进入夏至后,太阳直射到达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变长,酷暑开始。而我们的行业,如同今年反常的天气一样凉凉,局部地区极寒、萧条、甚至倒闭潮一触即发。   青春才几年,守业才几年,很遗憾疫情占据...

困境中玻璃深加工企业:躺平还是坚持,先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2022-06-22 2987 新玻网 /冯明
进入夏至后,太阳直射到达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变长,酷暑开始。而我们的行业,如同今年反常的天气一样凉凉,局部地区极寒、萧条、甚至倒闭潮一触即发。
 
青春才几年,守业才几年,很遗憾疫情占据了三年,这三年成为了一个改变太多人、太多企业的拐点,这是大浪淘沙黎明前的黑暗还是常态,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还值不值得坚持?行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01
 
当前玻璃行业(本文更多指向深加工领域)的生存境况,大概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去阐述。
 
首先在下游,房地产整体需求低迷,进入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阶段。
 
作为与地产项目血脉相连的行业,在地产公司暴雷、躺平的上半年,购房刚需还在,问题在于刚需人群在当前高负债率、高失业率的环境下还有多大的购买力;公共项目和基建的规划依然存在,问题在于,地方还有多少财力可以保障原计划的建设速度;优质的房企、总包仍然会有,问题在于,“房子是住不是炒”背景下下跌的房价还能否给予建材材料中的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生存的空间。
 
举个例子,2022年上半年,光重庆市就有多家规模门窗企业深陷泥潭,川渝深加工厂同样风雨飘摇,尤其是*创公司的躺平,过往依赖暴雷房企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无一不被牵扯进去,少则百万,多则千万应收账款,这几乎透支了部分深加工企业过去五到十年的净利润。
 
第二个维度在自身,无休止垫资低价竞争,几乎每一个内卷阶段都能有惊无险度过,但这一次不一样,因为除了下游形势还有疫情的因素。
 
放眼全国,恒*暴雷产生的影响仅仅是其中一个案例,回顾历史,几乎每一次限购松绑都是基于地产形势的低迷而不是形势一片大好。受房企接近躺平的影响,施工单位、总包也被迫出现躺平,过往热衷于垫资扩充产能、抢占市场的深加工企业正在付出惨重的代价,资金入不敷出的同时,疲于应付供应商催账,更严重的是,承兑票跳票陆续有来,假如银行抽贷,卷入倒闭潮是市场对资金实力差的企业作出的选择。
 
行业发展的轨迹中,寒冬并非没有过,即使是疫情第一年,在原材料疯狂涨价、环保、限电等客观因素综合夹击下,深加工行业困难重重最终也克服过去了。
 
但这一次不同,区别在于经济环境变了,简单来说,没钱了。房企相继躺平,加上客观不可抗拒的防疫因素,一个以区域品牌为主,无论规模、资金、人才等都普遍偏低的行业,在经历疫情三年几乎没有合理利润积累的发展下,还有多大抗风险能力,毕竟我们行业南玻只有一个,信义只有一个,旗滨也只有一个,然后呢……
 
即使过往占据收款主动的特种玻璃加工,内卷之激烈,优势也不复存在。早在上一轮行业萧条各地方企业、协会发布声明呼吁自律,对垫资、低价竞争深恶痛绝的场景历历在目,然而,当行业得到一息喘息的机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又会再次成为主流,到底要付出多大的行业代价,这些问题才会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也是中国玻璃的发展历程与辉煌的四十年,“顽疾”也是辉煌的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一边是为生存发展突破底线,另一边是追求高端价格向上,形成死结的矛盾体。
 
今天,在价格战这把利器的挥舞下,大浪淘沙甚至推倒重来,这或是历史作出的最合理选择。
 
第三个幅度,如何跨过地产项目生存下去,市场是否还有机会?有什么样的机会?
 
在差异化市场的连接过程中,新的生存空间就出现了。
 
比如说,过去一味追求硬件实力,大产能,标准化,低价竞争,现在更适合减少生产线数量,挖掘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大规格、异形、防火防弹等特殊用途,甚至实现产销分离,满足柔性生产,更注重营销与服务。
 
过去习惯于以硬实力推动运营,大产能,高速标准化智能化设备,专注标准化产品,走量赚取加工费,客户要什么生产什么,现在要以市场为导向,新工艺、特殊工艺定制、新产品的研发。
 
成本、环境的生存难题同样是深加工行业要面对的幅度。
 
2022年原材料、租金、人力、运输等要素成本暴增,尽管上半年原片受供求影响价格处于低位,给予了深加工企业一定的操作空间。问题在于,下半年,假如原片再次重演疯狂的2021年,供需关系矛盾、价格传导矛盾等问题又次再次摆上台面,在垫资与原材料涨价的双重夹击打下,应该如何应对。
 
管理、营销、数字等维度普遍较低的深加工行业,在国家大力推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绿色建材等主旋律的推进如火如荼,无论成本还是生存空间,都会成为困境中的企业新的负担。

02
 
当前的行业已经进入微利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时代。
 
过去的几年,在增量市场不足,瞄向存量市场的竞争中,最直观的做法就是无底线的价格战与垫资的内卷。
 
如何应对价格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规模化的基础上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实现更低成本和形成绝对影响力的品牌,显然,在这个特殊的行业,具备这样条件的往往是手里握着资本和产能指标的巨头企业。
 
基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巨头企业早早调整市场战略与产能布局,开展全球化的业务,南玻、信义等企业走出国门,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投产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大约在疫情前的10年,国内玻璃市场赶上国家高速发展的10年,当国内增量拥有庞大的需求量的时候,开着钢化炉就能赚钱的时代,无论巨头企业还是二线企业都选择性地忽略了海外市场,无论深加工领域还是机械化工耗材等配套企业,错失了提前布局海外市场的历史机遇,如今,当国内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竞争,疫情、房地产暴雷、商票跳票等多重压力下,重新去考虑海外市场,无疑困难重重。
 
疫情前的五到十年,行业有个玩笑,来自饭馆、美容美发、汽配、钢材、烟酒等行业的友军,跨界进入玻璃深加工行业,缔造了一个“千军万马开钢化”只要上了钢化炉就能赚钱的“冷兵器”时代。
 
大浪淘沙,对于一些成长起来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言,他们都有共同点,现款现货,价格偏高。这些企业在细分市场、差异化市场、中高端市场竞争中稳扎稳打,成为了疫情期间最能平稳过渡的企业。
 
巨头企业,比如上市公司,过去二三十年间已积攒了卓越的品牌价值,面对当下存量市场残酷的竞争,降维打击甚至圈地扩产抄底,其结果是持续挤压二线企业的生存空间,直至将其最终踢出局。
 
巨头企业间的竞争,通过产能指标、上市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资源,近几年来,进军光伏行业成了巨头们决战的新赛道,建筑玻璃的增速已被淡化,光伏行业带来的保增长、市值、利润效果让巨头企业兴奋并取得卓越成就。
 
然而,对于那些历经多年发展,从最初的上设备、扩产能、抢市场再到后来价格战仍未实现品牌化和规模化的企业而言,一边是看到光伏行业的赛道,基于资本力量、规模化的奔跑,望而却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同时,另一边是疲于与一线的产能战、与同行甚至作坊企业的价格战、与下游的垫资战。
 
2022年,市场作出的选择,无疑是优先淘汰微利、负增长的企业。

03
 
如今,当双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已成为大国外交的一部分,新能源的应用,如光伏发电,零碳玻璃、污水处理设备、天然气节能装置等,将是产业链的新风口。
 
在繁荣时期,一些企业启用同质化或弱差异化快速抢占市场的战略,如今,在大多深加工企业负增长的上半年,接下来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方向。
 
首先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迭代,甚至创造新品类。
 
如同经历了一场俄乌事件导致的能源短缺、价格上涨之后,更加安全且清洁的新能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进程就会加快,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只是,这需要时间。
 
我们必须承认,真正的新品类市场的培育周期都是漫长的,要经得起市场的煎熬,2019年国内首次点火的硼硅4.0防火玻璃正是处于这样的时期,要迎来大规模的增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机遇。
 
早在市场尝试的还有TPS、真空玻璃、零碳玻璃等创新产品,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市场培育期。还有大板玻璃、家装玻璃等,同样需要时间才能迎来高光时刻。
 
其次在加工能力的维度上的进化。
 
通过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快速补片、产品溯源、加工成本的进一步压缩,突破加工极限,如镜面成像,超平钢化、弯钢、超大超长超宽等工艺成为区域的优势。
 
作为要长远发展的企业,加工能力的进程本身就是不可逆的,而现在正需要加速。
 
第三个幅度,是应用领域的变化。
 
举个例子,过往因量小与加工要求高不被规模化加工的深加企业重视的家装玻璃在疫情期间正成为部分深加企业的有效补充甚至工厂维持运营的重要领域。
 
广东佛山为例,当这个地区的家装门窗企业就超过三万家,从佛山出去的大批门窗企业人才在全国各地正复制着佛山经验,过往,零散、要求高、量小的家装玻璃,如今反而成为了一部分困境企业续航的重要业务补充。
 
另一方面,家装玻璃要求高,倒逼加工水平的约束提升,传统加工厂的思维太习惯依赖自动化设计简单的重复,标准化生产走量的一劳永逸。以市场消费者为导向,精于设计与营销的家装门窗企业给深加工很好的参考就是附加值,当深加工还在赚微薄加工费的时候,高端家装系统门窗卖出了两千多的单价,阳光房四千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并不缺乏创造力的产品,未来,有更多的领域需要深耕,实现增加模式的进化。

04
 
当前的深加工行业有多难,疲于应付的不是一批批客户而是要账的供应商,在路上不是奔赴山海的洒脱,而是垫资要账款的卑微。一边是垫资的订单无法再接,另一边是工厂与设备闲置下来流水般的开支。
 
躺平成了最低成本的运营,厂房外租、设备折卖、房子抵押贷款……这些现象是2022年最普遍的缩影。
 
放弃幻想,面对现实。
 
2022年已经度过近半,疫情与下游环境,作为普通企业,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只有跳出来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比如2018年的上市公司质押爆仓,无数债务压顶,当这件事情成为社会大面积问题,解决之道就一定是政府纾困,而不是上市公司加杠杆儿。
 
困境是化解企业经营中的问题的机会,除旧革新、转型升级的机遇。危机提高警觉,困境刺激思维,逆境帮助生存,抓住这场危机,走向新的大路口。当然,我们现在就寄希望通过模式转变就能成为第一阵营那些企业一样,长成参天大树,这并不现实,规模化、品牌化、数字化的差距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缩小。
 
坚韧与执着会助力企业走出一时的危机,而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是关键,当前环境下躺平还是坚持,在于企业家的坚韧与执着精神,做鼓舞与稳定企业走出低谷的压舱石,带动企业上下同心,积极地应对眼前的挫折,还是保持理性放弃幻想,面对现实,推倒重来或及时转型,这都需要充分的评估与决策的勇气。
 
老话说得好,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企业倒在黎明前的黑夜。
 
假如,还有新的风口,能否成就逆转的机遇,该如何做准备?前提应该是讨论与认知,再作出判断。
 
2022玻璃创新发展大会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 0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