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玻网报道

稳增长之玻璃行业全梳理

1、行业供给端情况   截止年前,浮法玻璃有效生产线301条,在产264条,在产日产能17.53万吨。因生产线投产时间不同,目前冷却停产三十余条生产线,属正常情况。相较20年同期,工厂数...

稳增长之玻璃行业全梳理

2022-02-13 2158 调研纪要
1、行业供给端情况
 
截止年前,浮法玻璃有效生产线301条,在产264条,在产日产能17.53万吨。因生产线投产时间不同,目前冷却停产三十余条生产线,属正常情况。相较20年同期,工厂数量增加6560个,增幅3.9%,行业产能高位增长,基本到达峰值状态。
 
产能情况:2022年1月份净增产能150吨;点火复产生产线为漳州旗滨四线与湖北三峡三线;冷修放水生产线为重庆赛德一线和湖北明弘一线。近三年,玻璃产能增量集中在每年4-9月,冷修减量从每年三季度末逐步增加,预期春节前后集中冷修,然而就目前观测1月份情况变化而言,集中冷修与预期相比较弱。1年全年复产生产线20条,复产新增产能1.3万吨;新增生产线8条(少于年初预期12-13条),在日产能增加5800吨;全年放水冷修生产线17条,减少产能1.1万吨。全年净增生产线11条,年末净增日产能8150吨。自19-22年1月同期数据同比可看出,22年在日产能近年来最高,处于行业峰值。
 
地域:各个区域产能分化明显,区域间产能逐渐趋于平衡,价差逐渐缩小。河北、广东、江苏、东北几个区域增量明显;华北地区产能逐渐下降、华中地区产能保持平稳、华南地区产能明显增加。首先,河北虽然自17年以来因环保因素停产,产能逐步下降,但21年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而复产一定的产线,出现增量;其次,华中总体平衡,华东、华南、西南增速明显,区域变动造成区域间价格水平变化,尤其以河北沙河地区和湖北武汉两个基准定价地体现明显;第三,华东地区17年以来产能逐年增长后,销售压力以及需求状况变动使得玻璃价格变化;最后,2021年阶段性的出现了华南地区(玻璃价格行业制高点)的价格低于华东地区,跟华北地区价格接近状况,这与各个地方产能变化息息相关。
 
产业政策:如今产业政策抑制新增产能,现有产能资源已变得不可或缺,冷却停滞生产线将如期复产。
 
行业利润:一些临界到期的生产线一直在坚持生产,后期企业将根据其实际情况陆续进入冷修阶段。

2、库存
 
行业的库存是反映供需的直接结果。供需平衡,库存相对保持稳定;供大于求,库存会大幅度增长。供不应求,库存处于低位。产品入库之后,也将成为潜在的供给。
 
整个玻璃行业库存年内周期性明显。一季度北方受天气影响,户外施工进入停滞期加之下游企业春节假期影响,行业库存快速累积;进入二季度,下游加工企业开工补货、终端市场陆续启动,行业库存快速下降;三季度中因为存在玻璃行业旺季和房地产经济旺季,行业库存震荡下行,但降幅小于二季度;四季度因为临近年末,因地产行业赶工、国人汽车、家电等物件换新、生产企业降库存等原因,整体库存小幅下降。
 
不过,21年整个行业库存的走势出现大的变化,即反季节的持续雷涨。以往2-4季度基本为下降趋势,但21年5-11月库存一直持续增长,增加2.2-2.3倍,行业存量达到了一个月水平,超出了行业正常的库存水平15-20天。截止到1月27号,行业库存为3300万总箱。春节临近,下游补货需求旺盛,截止到节前,库存环比两周呈现下降趋势,相较去年12月下降了6%。同比高出了33.5%。虽然同比偏高,但数据比前几周回落了将近80%,较好说明了整个行业库存水平控制情况;进入假期之后,贸易商加工厂、终端工地完全停工期间,原片库存净增长。
 
政策因素:首先,春节假期正值冬奥会开幕,实行环保管控,尤其“2+26”城市要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二十对于一些重污染行业实施不同程度的停产、减产、限产措施;三月冬残奥会期间也将迎来第二时段的管控,不过力度有所放松,对行业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管控期间下游工程工地停产、停工的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开工时间会有大概率的延后。其次,北方地区限产政策下将减少产量入库,同时,下游需求释放的时间可能也会相对的延后。
 
整体来说,多方因素交织下节后库存好于预期。在此防控期内,北方地区限产效果明显,节后各个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安排发货且出货情况较好,有些企业也已经开始示范性的涨价,随着企业的陆续的复工复产,再加上示范企业出货良好,持续表现下,节后可能会掀起一波涨价的涨价潮,各地企业可能都会陆续的上调价格。

3、需求情况
 
房地产对玻璃的需求占到玻璃总量的75%-80%。中长期应该关注地产的销售、新开工面积等前置的数据,将基本上领先玻璃需求1年-1年半。短期要关注竣工面积,虽然竣工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但是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竣工趋势如果持续向好,对玻璃需求依旧有所支撑。
 
最近两年房企的资金压力较大,虽然如今行业相关政策,尤其融资方面的政策有所改善,但从下游相关企业反应来看,房企的资金状况依然是没有得到缓解,贷款回收情况不容乐观。
 
从房地产数据来看,除了土地供应数据表现相对稳定以外,其他数据均存在持续下调,指标持续走弱。加之行业政策、经济形势影响,大家对于地产行业未来回暖增量的预期并不乐观,未来还是认为靠存量效应。根据数据来看,对玻璃的需求减弱,可能会在一年或者一年半之后,就逐步开始显现。当然,不排除中间政策变化对这种判断的也将产生影响。

4、订单情况
 
春节之后,从下游订单情况来看,大中型加工企业订单情况相对较好,大约有20天到一个月的订单存量;中型加工企业的订单有些表现不足,很多企业反映节后没有订单储备,只能先开工,再接订单,有些虽然有些存量储备,但是量比较少;北方地区有些企业为了应对节后冬奥会环保管控,避免节后因为管控导致交付延后等状况,有些企业会在年前加紧赶工,等节后发货,这将透支少部分订单。
 
从隆众资讯一月中旬数据来看,加工企业订单在进入12月以后数量持续减少。
 
总之,节后需求总体将考虑环保管控、结构终端的复工情况以及房企的资金情况。

5、玻璃行业价格
 
2000年以来,价格的走势情况可以看出价格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17年之前,周期性比较明显,从一个高点到下一个高点,基本上3-4年。从高点回落到低谷,然后从低谷再反弹再进入高点,每一轮行情都是由供需两个因素所主导,受政策、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从最近两个周期的情况来看,受政策性影响程度比以往更加明显,尤其20年新冠疫情,行业价格大幅上涨,创下历史新高;但是整个行业价格周期性变得越来越模煳。前几年非常明显的3-4年会从一个高点到下一个高点,但是从17年到20年这段时间的周期来看,相对波动幅度较为平缓。
 
从近期价格情况来看,截止到2021年年末,浮法玻璃行业均价为2164元,较年初下降7.8%。进入22年1月初,各个地方的企业都有涨价,且河北区域涨价比较明显,但是总体行业均价小幅下降,截止到1月20号,行业均价为2066元,下降100元。
 
因为节后库存增幅要低于节前的预期,表现向好,故而从昨天开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陆续上调价格。相信随着各类化工建材企业正月初七正式开工,陆续各个地方的企业都会发布涨价信息。
 
从玻璃期货价格来看,2021年价格波动行情波澜广阔。从一月初主力合约1703元后价格出现了一波强势反弹,截止到节前(20号),主力合约涨幅达到15%。其原因在于:1)自21年9月份,玻璃价格开始回落,且在中间出现了大幅回落导致行业下半年预期悲观,加之价格下跌存在惯性,年底价格超跌到1700元;2)期货的下跌。现货高库存压力,加之旺季不旺悲观预期下,临近年末,预期现货价格下跌,期间价差贴水,现货向期货回归;但实际情况下,现货下跌幅度没有赶上预期,从期货盘面上来看,出现了期货盘面缓慢向上修复贴水走势;3)预期是在春节期间会有集中冷修的情况、加之冬奥环保管控、房地产政策宽松等……在这些因素下,大家的预期也有所改变;4)宏观预期有所改善之后,大宗商品普涨,带动了玻璃价格快速反弹。
 
总之目前来看,预期相对乐观,过节期间,库存增幅低于预期也对未来,尤其是对主力合约预期持乐观态度。

6、行业发展格局
 
(1)产能供给
 
从1971年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发展到今天,整体的发展趋势是由需求体量带动供给规模的持续扩张。自1971年以来浮法玻璃经历了六轮扩张,增幅较大的时间段集中于2004-1014近十年时间,受国内经济的增速发展以及是房地产的爆发式增长,有了大规模的需求,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段时间共新增加了250多条生产线(不包括冷修复产产能),平均每年新增加23条生产线。
 
从2015年之后,产能过剩、后期房地产调控、环保政策、产能置换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产能出现明显放缓,导致整个行业产能供大于求,产能增幅出现明显回落。截止到2021年,平均每年的增量为8.79条,比上一个阶段减少了三分之二。
 
目前的整个浮法玻璃行业有效生产线三百多条,未来行业产能发展受几个方面的影响:1)产业政策;2)行业供需状况,尤其是需求方面,如房地产的发展趋势;3)行业的集中度。
 
首先,产业政策趋严,环保政策缩紧加之行业产能置换,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抑制了新增产能;能耗双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使得行业内各个区域能耗的指标成为紧缺的资源,未来仍将进一步压缩。各省指标紧张,无法容纳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进入,未来跨省产能置换情况可能也会被陆续叫停,因此,各个区域之间的产能结构基本趋于平稳,后期因为产能供给方面变化引起的行情波动状况也会越来越少。
 
其次,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在逐年提高。随着僵尸产线陆续退出,加之产能置换要求,产能利润率逐年提高的同时使得潜在的供给弹性明显下降。比如五年之前,企业可复产生产线达到五六十条,但如今仅剩三十多条生产线,仅仅是到期冷修正常循环体量,此时即便行情再有大的变化,能尽快投入到生产的体量也非常小。
 
第三,需求预期收缩。房地产行业对玻璃的需求有收缩预期,但也要及时关注行业发展情况、外部政策等情况。
 
当产能指标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现有300余条生产线不会再轻易退出,即便有退出,可能也会被置换为别的产能,总量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双控’背景下,虽然资源稀缺决定生产线不会轻易退出;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对产能仍会存在影响,有一些存在一定问题的产能可能也会陆续退出。因此,整体的行业供需结构基本靠存量调节。
 
(2)产能分布
 
地域:国内浮法玻璃生产线地域分布广泛,除了西藏,其他的地方都或多或少均有产能。浮法玻璃产能呈现地域集中度较高特点。从省份排名前十位可以看出产能总量达到76%,而90%的产能仍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以及沿海地区。
 
不过,最近几年产能置换,尤其是现在河北地区的一些产能陆续的向西南、西北、华南等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地方去转移使其产能出现增长趋势,广西,广东,福建等地近年产能增量较为明显。
 
后期跨省置换产能将有所限制,因而从各省的产能格局来看,河北、广东、湖北、山东前四地位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3)企业生产基地布局变化
 
首先,从最早靠近市场到现在逐步转变为靠近原材料。矿类原材料不可再生,随着能源政策调整,市场比重不断弱化,生产线的布局更倾向于靠近原料的产地,典型例子为安徽地区——拥有超白石英砂以及矿砂等的丰富不可再生资源。
 
其次,原材料稀缺,为了保证生产、供货的稳定,有些生产企业需要以多种形式介入发放的资源。拿到当地采矿权然后产能再转移过去。
 
(4)产业链
 
浮法玻璃:上游产业是原料和燃料。原料主要是石英砂和纯碱;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制气、石油焦等;下游主要包括国内原片的销售和出口、Low-E杂片,用离线Low-E镀膜生产线把玻璃原片再转化成Low-E大片,增加一部分附加值。
 
行业下游的产业深加工即浮法玻璃企业在下游产业布局,自营深加工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原片销售下游主要是通过贸易商来销售,尤其是普通建筑玻璃的60%-70%,基本上是靠下游贸易商向终端销售分发。余下30%左右直接销售给玻璃深加工企业。不过原片企业在选择直接跟下游深加工企业合作时有一定的门槛,一些中小加工企业,尤其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大多数还是要靠从贸易商手中拿货。玻璃深加工下游所面对的主要的就是房地产、汽车机车、家电电子、太阳能、出口等领域,每个领域所对应的加工成品也不一样。
 
从产业链上来看,首先,浮法玻璃板块未来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目前CR10为50%左右,未来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头部企业加密扩张以增强这个话语权,提升行业集中度,有效屏蔽行情波动。其次,原片企业会继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持续延伸巩固自己的话语权和竞争力。第三,从玻璃深加工角度来看,未来深加工行业已经到了面临洗牌时期。未来大规模需求已经不再会持续的增加;加之原片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行业竞争加剧,玻璃需求方对产品的需求升级,竞争加剧导致竞争力低下的一些加工企业难以为继;另外,龙头深加工企业持续扩张,不断挤压小企业发展空间。
 
因此,整个行业的贸易格局变化基本不会太大。如果各个区域产能均衡之后,区域之间的流动必然会变小,但是总体上从北向南流动的趋势仍旧存在。
 
对于2022年实际行情,我们判断仍会延续21年的状况,即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总体全年处于供需平衡的格局。从供应方面来看,新增产能可能性不大,目前存量产能阶段性出现冷却增加或者复产增加情况影响将可能行情;需求方面:房地产前置的一些领先指标已经持续下行较长时间,可能会对后市行情产生影响,但是总体来讲,2022年预期较好,尤其上半年应该问题不大。
 
从行业当前库存情况来看,年前同比偏高,但是年后开市表现不错的,库存增长幅度低于预期。行业又出现持续降库,因为节后走下游补货情况,但当补货到一定程度然而需求方面表现出没有那么乐观,可能会停滞一段时间。所以生产库存还会有波动。
 
从玻璃行业上市公司情况来看,2021年玻璃生产企业盈利方面业绩不俗,2022年竞争状况加剧,可能不会有去年这么好的利润水平,关注一些具备光伏、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给等多元化布局的企业。

注:新玻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新玻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标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新玻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新玻网或将追究责任。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新玻网编辑或补充。

全部评论 0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