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快速发展,成为能源生产以及消费方式变革的一大亮点。“‘十三五’时期,中国每年将新增1500万千瓦至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继续保持全球最强劲增长。”他的这段表述,为行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去年,全国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千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四分之一以上。不仅如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预计,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于2016年将可望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产业不仅要在产业规模上有所发展,更要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提升竞争力,特别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使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应用,创造各种适合中国实际条件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在国家新能源战略下,政府加大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力度,同时,资本市场也开始瞄准光伏产业,且国内用电成本下降,这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起,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便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之首,为全球提供的光伏电池产品累计达70%以上。自2013年起,中国连续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市场。“十二五”以来,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大亮点。
“十三五”时期,太阳能发电产业规模有望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规模发展指标,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6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700亿千瓦时,同时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约7%,在新增电力装机结构中的比重约15%,在全国总发电量结构中的比重约2.5%。其中,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太阳能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太阳能光热利用集热面积保有量达到8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已形成多元化格局,还将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开辟了各种“光伏”应用新模式。未来5年,我国光伏行业将获多重政策支持,迎来高速增长期。
“事实上,‘十三五’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能源转型、体制创新、技术开放的重要时期,将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这一时期,将在全国范围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探索移动平台的光伏发电系统,移动光伏供电基站等新兴商业利用模式。”中研普华研究员查黎霞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同太阳能行业结合起来将构成一个智慧能源体系,在能源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效率将变得更高,我国光伏产业将向着智能应用方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查黎霞看来,将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这种应用新模式集中了有限的扶贫资金建设屋面光伏电站,而用电站其稳定长久的收益能解决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的增收问题,是一种新的精准扶贫模式。由于光伏扶贫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不仅能解决贫困地区无电和贫困家庭无收入的问题,而且还利于光伏企业争取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将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对国家扶贫和光伏企业可谓是互惠共赢。